在这种“软件+平台”模型的助力下,企业不仅可以建立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财务系统,更可以从财务系统出发,倒推自身的业务系统实现数字化转型。
“现在大部分TMC(商旅管理)供应商提供的都是L2阶段的能力,少部分企业可以提供L3的方案。”易快报创始人兼CEO马春荃告诉产业家。
三、做业财一体化的推车人
“最近几年,我们也在不断地强化我们的原子能力,基于低代码平台为客户提供足够多、足够详细的底层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与易快报的合作,企业可以率先达到L4级无需报销的水平。
而在这次采访中,他则是更谈及自己的理解,“现在易快报是基于无需报销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标准模块和具体细分的场景的补足,帮助企业使用我们的产品,或者基于低代码平台构建自身的无需报销财务体系。”
根据数据显示,如今易快报已经服务了超5000家企业付费客户,其中覆盖国/央企超200家,大型上市公司超800家,细分领域头部企业超2500家,产品使用人数超200万人。
截至目前,动力源不仅在工程侧,更在差旅、招待等多个场景都在应用易快报的无需报销解决方案,构建起完备的财务数字化系统。
更准确的表述是,相较于财务数字化模型的完备和推进,对于市场而言更重要的一步则是让企业明确自身处于怎样的阶段,需要怎样的服务,以及最终想要实现的财务模型和进化路径应该是怎样的。
有同样体验的还有知名酒企“红星二锅头”,在易快报的帮助下,其将原有的报销周期从之前的14天压缩到7天内。财务人员发票量处理缩减50%以上,此外,费用管控更加透明清晰,整体审批时间缩短15%。
但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
“费控不是省钱,费控是投资。”在采访过程中,马春荃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
在易快报之前,它最开始寻求帮助的供应商帮助其搭建了SRM供应链管理系统、制造业MES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动力源解决了部分“点”的问题,解决了单个环节的财务难题,但与之而来的却是更难解决的问题:即在单个环节的数字化模型之外,很难将不同环节和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连接到一起,形成全端联动。
在L2电子化报销阶段,在电子系统的接入下,企业的整个报销流程虽然还是以人工为主,但部分环节引入了电子化系统来辅助人工作业。
在马春荃看来,无需报销最终要达到的层次并不是管控,而是决策分析,通过实现“消费即合规、采购即报销”的无需报销模式,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合规经营、最佳的降本增效和极致的用户体验。此外,不仅要帮助企业建立完备的财务模型,更要帮助企业完成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连接协同。
就当下而言,尽管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将财务系统的数字化已然放置到优先地位,但基于对市场认知的不足,以及如何实现业财一体化方式的不明确,最终导致的是企业很难遴选出对应自身阶段的供应商和专业服务企业,与之带来的是在财务数字化领域的进展缓慢,进而拖累整个企业的业务转型。
具体来看,在L1手工报销阶段,所有报销流程都是通过人工来完成。
从某种程度来看,这不仅仅是一个报告。
从中国TO B市场的角度来看,过往十年更多的企业建立的是以ERP为核心的内在发展模型,与此同时基于IT架构在不同的业务体系内使用了不同的系统,比如在ERP之外,HR、CRM乃至生产力线的MES等系统并立而行,形成了各个部分分庭而立的模式。
从人工报销到电子报销,再到如今的无需报销,能够从财务侧推动企业数字化进度的财务模型应该如何建立?
二、易快报,「冲向」费控无人区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易快报的聚合消费平台(合思商城)已成为一个开放性、连接式的竞争市场,可以为企业提供同屏比价、集成收银及统一票台等功能,一站式完成企业级采购,合思商城如今线上交易额已经达到数十亿元的规模。
这也恰对应当下业财一体化的破局口。
“无需报销的终极结果,就是通过财务让业务端的反馈更敏捷,也更具体,最终帮助企业做好费控,做好数字化。”马春荃表示。
中国TO B市场蓬勃向阳的如今,人们往往会对其中的典型故事抱有足够的期待和热忱。而财务,作为一个企业支出和回报的最直接面板,它更是首当其冲。
从4周到1周,人数从6人削减到3人,效率提升300%,人员节省50%……这是动力源给出的数字。
文章来源:《电信快报》 网址: http://www.dianxinkuaibao.cn/zonghexinwen/2022/0701/522.html
上一篇:漳州电信开展“点滴热血汇聚大爱”无偿献血活
下一篇:三人行(605168.SH)业绩快报:半年度净利润2.16亿元